土石流防災宣導:
一、認識土石流災害
容易發生土石流災害的地區包括上游崩塌地滑區、溪流流動時兩岸易崩塌區及下游谷口扇狀地等,土石流一旦發生,常造成交通中斷,危害當地居民房舍、生命財產安全,因此,如何預防災害、加強災害管理、增強防救災工作至為重要,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人,都應該要學習如何與土石流安然共存。
- 土石流:係指泥、砂、礫及巨石等物質與水之混合物,受重力作用所產生之流動體,沿坡面或溝渠由高處往低處流動之自然現象。
- 土石流發生條件:
- 雨水多:充分之水分能降低土石流中土砂間的摩擦力,使固態物質流動。
- 土石多:足夠的鬆散土砂提供土石流中所需的固態物質。
- 坡度大:足夠大的斜面坡度讓土石流有流動的動力,使土石流克服摩擦力後繼續向低處流動。
- 土石流發生徵兆:附近有山崩發生,野溪流量突然增加或減少, 有異常山鳴,河水變渾濁並夾雜枯木,溪流有石頭之摩擦聲音。
- 土石流易發生區域:上游崩塌地滑區,溪流兩岸易崩區,下游谷口扇狀地。
二、臺中市土石流潛勢分布
臺中市境內土石流災害發生潛勢地區以高山和丘陵區居多數,其中和平區、東勢區、新社區、太平區及北屯區等因地勢陡峻、地質脆弱,河流短促且水流湍急,遇有颱風豪雨時,於地勢較平坦地區常因逕流宣洩不及而積淹成災,地勢較高之山坡地則容易發生崩塌及土石流災害,造成道路、橋梁及維生系統毀損,嚴重威脅附近民眾生命及財產之安全。
本市土石流潛勢分布,臺中市土石流潛勢溪流計有110條,如下。(資料來源: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防災資訊網)
- 太平區 :9 條
- 外埔區: 2 條
- 清水區: 1 條
- 和平區:43 條
- 東勢區:21 條
- 新社區:22 條
- 潭子區: 1 條
- 霧峰區: 8 條
- 北屯區: 3 條
三、土石流防災須知
- 隨時注意防災資訊:要有關心天氣預報的習慣,甚至豪雨也要注意。
- 緊急防災包:放置在隨手可拿到的地方,以便災害發生時能攜帶緊急防災包避難;防災包內應備物品如下,且每半年需檢查更新1次。
- 水、食物:高熱量食物、摺疊水帶、水330ml﹡10。(每人需準備3天水及食物)。
- 緊急醫療包:個人常用藥包、止血扣環、三角巾。
- 保暖用品:輕便雨衣、暖暖包、求生紙毯。
- 工具:螢光棒、手電筒、收音機、哨子、壓縮毛巾、垃圾袋、盥洗用具、重要證件影本、多功能萬用鉗。
四、檢視自己是否住在土石流危險區:
- 住家附近是否有小野溪?
- 山上是否曾發生過土石坍方?
- 鄰近地區是否曾經發生過土石流?
- 是否於公告危險區域內?
- 附近道路及房屋牆壁是否有異常裂縫?
- 擋土牆或堤防是否異常龜裂?
- 坡地上植物或電線杆等標誌是否傾斜?
五、可由下列方式獲取土石流警戒區發布的訊息。
- 電視新聞跑馬燈、廣播。
- 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防災資訊網(https://246.ardswc.gov.tw/)。
- 市民可利用手機下載本市「臺中水情」App、上網搜尋「臺中市政府水利局/防災資訊網」或輸入 「https://wrbeochi.taichung.gov.tw/TCSAFEp/」查詢。
六、疏散避難方式:
- 災害預警發佈或發生時,依防災地圖或事前規劃之疏散避難方式至當地緊急避難處所。
- 盡量利用現有道路。
- 向溪流兩側高地疏散。
- 勿穿越土石流潛勢溪流。
- 不經過危險路段或坡地。
-------
以上資訊轉錄自「臺中市政府消防局網站」